躬耕教坛育桃李 立德树人守初心
高淳区教育局 刘海军
2024年1月1日
提灯引路育梦成光,弦歌不辍感恩不止。值此辞旧迎新之际,我谨代表区委教育工委、区教育局向一直以来关心、支持高淳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,向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的广大师生员工,向情系教育的退休老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!
岁月不居天道酬勤,新故相推日生不滞。2023年,在区委区政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下,全区教育系统上下齐心攻坚克难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,主动超前布局、有力应对变局、奋力开拓新局;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升质量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;坚持以教育改革为重点优化内涵,抓住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,更新教育理念,转变育人方式,切实提高育人水平,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面向未来,从战略上推教育——2023年,我们坚持前瞻思维,科学架构教育发展格局。聚势而强,开启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,统筹资源共建共享,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为基本路径,以缩小校际差距为关键手段,以学校内涵发展为重要支撑,持续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。在建成投用南师附中高淳学校、深化与南京晓庄学院高位合作推动的基础上,启动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多校多学段合作办学,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全覆盖格局。顺势而为,拓展新时代教育发展新路径。坚持教育与时俱进,加快高淳教育资源库建设,拓展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,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资源整合能力,推广融合应用优秀案例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。高淳区成功入选教育部“央馆人工智能课程”规模化应用试点区,6所学校成为试点校。建强教师队伍,把握兴教之源。以省市重点项目实施为抓手,搭建“名师工作室”“人才强教”平台,实施“教师全员培训”计划,聚焦课堂提质增效,实施“四维一体”课堂改革,助力教师赋能成长;持续开展师德先进、优秀班主任、最美乡村教师、教育之星等评比表彰,讲好高淳教育好故事,树立高淳教育新形象。乘势而上,构建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样态。坚持以“四大行动”夯实基础教育基石。聚焦“寓教于乐”,学前教育游戏化课程实践研究成效明显,保育教育质量全面提升。全区省市优质幼儿园47所,占比95.9%。聚焦“强基固本”,小学教育指向明确、重点突出,在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上形成共识。聚焦“优质均衡”,深化中学教育评价制度改革,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,激发师生成长活力。聚焦“特色多样”,精准普通高中、职业学校、社区教育发展定位,各校各社区因地制宜,走特色发展之路。全区各学段同心同向,担责担当,争相在省市和国家级平台发出高淳教育最强音。
守正创新,从改革上强教育——2023年,我们坚持实干担当,聚焦重点难点改革创局。优化教师资源配置,破解师资结构矛盾。完善教师招聘补充机制,多措并举增加教师资源总量,满足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。推进教师交流轮岗行动。实施区域内部资源挖潜与调配,通过“区管校聘”“城乡交流”“校际交流”等形式,积极组织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开展乡村支教活动,选派农村学校青年教师到城区跟岗学习,促进教师结构均衡,推进城乡教师一体流动。固化学校交流平台,引领互学互鉴共进。坚持问题导向,持续开展教育教学“双亮”现场会,通过“基础课程+特色课程”展示活动,以展促学、以研促改,助推“双减”背景下的作业管理、质量提升、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;结合区级常规视导和校级日常自查,合力破解难题,切实提升办学治校水平。强化考核评价导向,激发办学内在动力。坚持查改结合,以督促导,完善督导检查引导功能,加强督查考核力度促进学校主动发展,确保“两个常规”等工作抓严抓实;坚持绩效驱动,以评促效,健全完善制度引发活力,进一步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考核制度和各校绩效考核方案,引领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,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升华。
凝心聚力,从民生上抓教育——2023年,我们坚持优质发展,统筹规划教育惠民大局。多路径增加学位供给,满足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盼。进一步优化主城区教育布局,持续推进区三中、实验小学改扩建项目建设;启动永丰中学、桠溪中心小学改扩建项目,搬迁区教师发展中心改建学校;华宸幼儿园建成投用,南师附中高淳学校中学部招生,充分满足区域入学需求。多措施落实“双减”工作,切实担起学校教育主体责任。围绕高效课堂、精准作业、多彩社团探索实践,精准活动提质赋能,进一步拓展地域优质教育资源,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,课后服务水平全面提升。全区提供课后服务的学校、服务时间达标的学校均达到100%,义务教育阶段全区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数占比达99.1%。2所学校获评南京市“‘双减’示范创建学校”,多个实践案例作为全市“双减”工作显著典型案例进行推介。多部门协同教育保障,共同守护学生安全健康成长。紧绷安全之弦,携手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重点推进32所农村学校食堂“气改电”等项目,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。加强学校装备标准化建设,推进全区学校课桌椅配置提升工作,落实好南京市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3265套。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,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,让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平等接受教育。
立德树人,从规律上办教育——2023年,我们坚持系统推进,以人为本培根铸魂开局。坚持将“五育并举”作为第一工程。坚持发展素质教育,促进全面发展。突出德育一体渗透实效、提升智育创水平、强化体育常态锻炼、增强美育全科熏陶、加强劳动实践育人。持续推进“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”,将以德育人融入各学科全过程。丰富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,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。规范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和艺术展演展示活动,实施劳动教育清单制,常态化开展家务劳动和校园劳动。全区7所学校获评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单位,武术、羽毛球等获评市级重点建设项目,3所学校获评南京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。坚持将“润心行动”作为重点工程。加强多方协作联动,共同努力朝着全员参与,推进导师关爱全覆盖;多措并举,实现润心行动全覆盖;家校联动,实现成长支持全覆盖。加强家校社协同共育,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培训,常态化开展“千师访万户”活动,共同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。坚持将“幼小衔接”作为系统工程。持续推进幼小深度衔接,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的有效性。落实幼小科学衔接五大工程十项任务,双向主动衔接,多方协同发力,推动教育整体协调发展。通过全区幼小衔接工作推进现场会,多维互动助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,促进家校社合作共育更高效。
躬耕教坛育桃李,初心如磐谱华章。2024年,我们将在区委、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对标“十四五”教育发展规划,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,促进教育扩优提质发展,凝心聚力在“有学上”基础上加快构建满足人民“上好学”愿望的教育体系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
祥龙昂首万象启新,教海探航千帆竞发。衷心祝愿全区广大教职工新年快乐、身体健康、阖家幸福、万事如意!